演熟戏在人物塑造的小节骨眼儿上出彩——观姜亦珊的《玉堂春》
- 时间:
- 浏览:932
- 来源:戏米学院
两位老戏迷有这样一段对话:“姜亦珊身上,脸上没毛病,嗓子是越唱越好,会用。”“是啊,那天的《打金枝》真好,演活了。”“啊?我没看着,哪天还演啊?”“你等着吧。”这一幕发生在2016年12月12日姜亦珊主演的《玉堂春》散场后的22点,两个内行戏迷边走出长安大剧院边聊着。是的,这出两个半小时的戏,姜亦珊在台上表演了两小时十分钟,赢得了20多次叫好和热烈掌声,谢幕时热情的戏迷献上了“国粹精英”的书法作品,台下的中国戏曲学院教授,张君秋弟子蔡英莲也在不断鼓掌祝贺。
《玉堂春》是出熟戏,亦是热门戏,不清楚有多少名角唱过多少场,作为青年领军人物的姜亦珊再唱还有没有看点,答案就看戏迷的反响了。看过整出戏后,第一感觉是亦珊演人物很到位,特别是在唱腔、表演的小节骨眼儿上把握得准确、细腻、很好地满足了戏迷听戏与看戏的双重需求,把一出熟得不能再熟的戏演的脱熟入新,把女主人苏三演到观众心里,把她的爱和处于冤案的无奈演到完满。
一声“苦哇”引苏三上场,“忽听得”一句唱出幽怨,并不使用全力,以表现出此时女主人“战兢兢”无法预知命运的心情,至“苍天哪,天哪”出现高音,凸现出知晓见巡按赴审时的心态,这种处理无疑是很棒的。戏迷接下来听到“崇老伯他说是”一段唱,六句得了四个好,听来很过瘾,不仅唱得有韵味,又把“恩爱情又在哪边”的疑问表达了出来,自己生死未卜,仍然想着王公子,以至接着唱出“就说苏三把命断,来日变犬马当报还”,又一次痛快淋漓地表达了深切的爱,也把这段脍炙人口的流水版唱得完美动听。“人言洛阳花似锦,偏我到来不逢春”一句中到来的“来”字轻声唱出又很俏丽,唱词有怨的意味,唱得却很美受听,对苏三唱实可恨中的恨沈燕林、皮氏、春锦、鸨儿、王县令,亦珊处理得有层次,直到越说越气 ,爆出“洪洞县里无好人”一句惹得崇公道翻了,把苏三知道皮氏下药本要害自己时的惊愕、愣神、恼恨这伙人时的沉脸,知晓自己打击一大片伤及好心人时的反悔,后赔礼,撒娇以道歉的一系列表情充分展示出来,惹来满堂笑声与喝彩,这段表演一气呵成,很是精彩,受听又受看。
会审一折“大人容禀”的叫板响彻大堂,一段唱的头三句都有好声,唱出了此时七上八下之忐忑心情与希冀洗冤的期盼,接下又延续对情人的思念与爱恋,“数九寒天将公子赶出院门”一句,从唱腔与表情中可以看到苏三对鸨儿的恨,对王金龙的怜,“眼前若有公子在,纵死黄泉也甘心”更把她为了爱可献出一切的心态和盘托出。大段的跪唱,回应潘、刘二人的询问唱得酣畅流利,收尾时又激情四溢,接下起身的表演也值得称道,除惯有的揉腿之外,踉跄脚步,很形象,很生活化,哪位跪上50分钟就知道了,但演员的表演是高于生活的美。可听的还有“玉堂春好此花中蕊”一段,唱得跳跃感强,很有张力,听得出有对王公子的怨,更有眷有恋,一片情意从曲中油然而生,也有期盼,“我看他”唱出了高音,表达了自己经历百味杂陈的三堂会审后的心冀,心中石头毕竟为落地。
怎么施行?盼来了王公子探监,喜与怨仍然存在,我看到演到苏三轻轻拿开王金龙扶在自己肩上的手时,可以感受到主人复杂的心态,幸福来了,可惜晚了一些,但确实来临。“团圆”一折,亦珊演出了满面春风的玉堂春一改之前战兢兢,郁闷不乐的脸色与心境,以水袖伴舞迎接险些失去的爱情与丢却冤案的重生,让观众也替她高兴。
《玉堂春》可视为公案戏,但我觉得是爱情戏,爱情虽曲折,但苏三却将爱如磐石留住,也感化了潘、刘两位,更引出王巡按“丢官罢职也要开脱于她”的决心,名妓脱离鸨儿,重获新生,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符合观众心态。现代人曾发出“当下还有真爱吗?”之疑问,看看这出戏吧。
《玉堂春》可视为唱功戏,有一条好嗓子似乎就能唱下来。我不这样看,前辈艺术家改编了旦角抱着肚子唱的方法,注重人物塑造,也让观众由闭目听戏转变为睁眼看戏,通过唱念做表的细节将人物丰满,这是老戏老唱还能吸引人的秘诀。
京剧名家曾说过,演员唱了,念了,演了,再往深里一问,你不知道了,这不行。演谁要像谁,要是谁,这才是演。这话是真理,《玉堂春》是前辈根据小说创编的,有丰富曲折的情节和历尽坎坷的人物,不是光唱得好久能圆满的。姜亦珊对人物的分析以至抓住细节,在小节骨眼儿上用了功夫,是她向前辈学习和自己研磨的可喜结果。她的嗓子好是公认的,但不靠这单独一招吸取掌声,而是钻到苏三心里去,去了解她的爱恨情仇,这是青年演员必做的功课,喜得是亦珊交了观众满意的答卷,忧得是有些青年演员还未做到。戏剧梅花奖怎么得到,靠实力,靠有心,靠文化底蕴,靠对剧情、人物心理的详尽分析,判断,才能让观众在下面替古人担忧,和剧中人一起体验那些哪怕是虚构的情节,并享受艺术带来的愉悦。姜亦珊演出的很多戏都做到了这一点。本文开头所引用老戏迷的对话很在行,没有夸大其词的语言,却是对姜亦珊最高的评价。
扫描二维码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!
责任编辑:资讯编辑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