访谈胡文阁再演梅派经典《生死恨》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1142
  • 来源:戏米学院

 北京京剧院自11月28日至12月20日,在长安大戏院,举办“经典传统剧目展演”,23天好戏连台,众角儿争芳斗艳,成为北京京剧院今年的收官之作,也是迎接2016年新春到来的礼花。

  胡文阁,作为梅派再传弟子、该院里唯一的男旦演员,于12月13日晚,相隔3年,再次拿出自己的拿手戏《生死恨》进行展演,向广大戏迷观众汇报并接受大家的评判。

  众所周知,《生死恨》这出梅派经典剧目,是梅先生在1933年为唤醒国人,在中华民族危亡时刻,抵抗日寇侵华,决不做亡国奴的爱国戏。在戏中梅先生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和精美的唱腔,成功塑造出韩玉娘这位中华女性宁死不屈的感人艺术形象。

  当晚,胡文阁领衔主演的韩玉娘,以他独具梅派男旦的艺术魅力,展示出其扎实地功底,中规中矩,唱念做俱佳,不断获得观众的阵阵喝采掌声,令现场人获得梅派神韵美仑美唤的享受。

   笔者有幸演前,在北京京剧院排练厅里见到胡文阁,得知他前夜刚从沪辅导上海京剧院田慧演出《西施》乘机回京,只睡了不到4小时,便进入走台。在对戏中,胡文阁的唱念做一丝不苟,认认真真不减料。演出当晚,在长安大戏院的舞台上,笔者看到胡文阁演饰的韩玉娘,仍是光彩夺目,最显著的地方,是他脸上有戏,将角色的悲、怨、愤、恨的表情较准确、精练地表达至致,演出了人物,演出了情。

   戏后,笔者带着问题采访了胡文阁。

  《生死恨》这出戏为什么难演?

胡文阁说道:作为梅派艺术的再传弟子,每次演出梅大师的经典剧目,都是怀着敬畏心态,尽自己全身心的努力,就象练字临帖一样,从中得到提高。演出后能获得师父和戏迷观众的认可,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。

《生死恨》在梅派经典剧目中,尤其是唱腔演唱上,令演员较之最吃功夫的一出戏。剧中韩玉娘从出场到剧终,共有15场戏(《宇宙锋》赵艳容有6场、《穆桂英挂帅》穆桂英有3场戏),而且场场有唱。板式有西皮导板、流水、摇板、南梆子三眼、散板和二黄导板、散板、碰板、慢板、原板、四平调。此戏演员很少有歇场的机会,在台上长达近三个小时的演出中,可以说实实在在是对演员唱功、体质的全面考验。

  据笔者了解,为适应当今观众的欣赏习惯,此戏做了删改,减掉20分钟的戏,全剧要保持2小时20分钟。这种改动,对场上的胡文阁来说,就更没有多的换服装、喘气歇场的时间了。他说:从戏一开锣到谢幂,台上这140分钟里,自己始终必须保持着高度精神集中,才不忘词、晃范儿,真是靠我的功底、体力和舞台经验才盯下来的。

   比如:在韩玉娘逃离尼姑庵一场,边唱[流水]边跑两圈圆场,从下场门下。原上场的老妇人河边打水唱念约有10分钟,现掐成5分钟,自已就要在后台一路小跑到上场门备场,基本没有喘气的时间就得上。

  跑圆场,最能看出演员腿的这一基本功是否扎实。当晚观众看到的是,胡文阁的圆场跑的又稳、又圆、又美,唱的又无发喘,发挥的格外完美,帅极了,引起观众的掌声雷动。

  另外,胡文阁说:《生死恨》是个大悲剧,韩玉娘遭金兵追抓、毒打、贩卖,什么苦难都受了,这出戏演员如唱不好,就容易冷和闷,效果便是费力不讨好。特别是前几场,韩玉娘的唱腔多是摇板、流水、二六等,演员如掌控不好节奏、气口、表情,用过劲儿,到下半场“夜纺”唱那段{二黄}成套核心唱段(耳边厢又听得初更鼓响--),可能就盯不住。如前几场演员唱得软,不出彩,观众就可能坐不住,这戏就凉了。梅先生的艺术很讲究整体美,戏中每一句腔,一个身段,一个人物,都得精雕细刻才行。

   胡文阁还说:就是韩玉娘在戏中从头哭到尾,作为男旦出“哭音”,特别费嗓子。女性旦角有嗓子自然不怕高音,而男旦运腔至高音就费劲,唱念都要保持梅派的典雅、端庄、淑美韵味,给观众美的感受,非一日之功。在“夜纺”一场的二黄唱腔,仍唱E调,就是要求自己到了台上决不偷工减料,每一腔、每一场戏,都尽心尽力对得起观众。

   如何领会对梅先生的”移步不换形”?

  胡文阁说:梅大师“移步不换形”的艺术主张,就是论证了京剧艺术继承与创新的正确关系继承传统是根基,创新又是生命,京剧200多年的历史就是这样发展止今。前辈艺术家都是改革家,才形成流派纷呈,梅先生一生都是都在创新探索。例如晚年的《穆桂英挂帅》,“捧印”那场戏,梅先生用了青衣加刀马旦的做派,把穆桂英这位虽闲置在家多年,但仍有“一剑能敌百万兵”的巾帼雄姿,塑造出来又成梅派艺术的经典。

   又比如:《贵妃醉酒》老版是一出含有色情的粉戏,一经梅先生不断改造,去掉不健康的东西,令杨玉环以雍荣华贵的形象,得到观众的同情和认可,这些戏都是梅先生“移步不换形”的典范。

  胡文阁从自己20多年来,拜梅葆玖先生为师,成为梅派艺术的再传弟子的从艺经历中,切实体会梅派艺术如何“移步”才能“不换形”,做起来很难很难。还是举《穆桂英挂帅》,看梅先生和师父在演穆桂英托印时的眼神,是那么的精神夺目,自己始终找不到。但是,梅先生又经常教育弟子,不要死学他,要根据各人的特长,演出各人的剧目和人物。他曾对沈小梅说:“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,将所学的东西,融汇消化,不要模拟教你演戏的人,而要表现好你所饰演的剧中人。”梅先生的这些名言,很值得我们当代演员铭记。

   自己秉承梅先生的教诲,在演出中也做了“移步”性的探讨。例如这次演《生死恨》,考虑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,在韩玉娘脸上的表情鉴借了电影演员细腻的表演元素,增加艺术感染力,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。另外,在韩玉娘迫嫁程鹏举戏中,韩本来是坐着,自已思考认为自己身材坐着不美,就改为站着念唱。

   还有,对戏中人琢磨改演的小地方,自己坚持请师父及王志怡老师等把关挑毛病,帮助保持即“移步”又“不换形”,将梅派艺术的神韵发扬下去。作为男旦演员,人已到中年,演青衣角色,扮相靓丽俊美是第一位的,所以,自已即要坚持练功,保证有体力,又要节食保养健身,不能发体,方方面面都要不断努力,使自己能在舞台上多演出梅派戏。

   胡文阁自然也谈到京剧男旦艺术的困境:因为时代不同了,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,男旦就不容易有出演的角色,只能在传统戏中施展才艺 。所以传承京剧男旦艺术的历史重任,就落在自己与同仁的肩上。令人欣喜的是,越来越多的80后、90后戏迷票友喜爱上了男旦艺术。自己深感艺无止境,一定继往开来,作好京剧男旦艺术的表率作用,不负梅派第三代传人的姝荣!

   经过交谈,笔者对胡文阁有了进一步认识,也向他提出在《生死恨》戏中的不足之处。韩玉娘在出场前,先后有三次“来了”的幕侧念白,没层次,没在人物戏里,建意他鉴借程派念白韵味,胡文阁欣然接受。另外,可能此出戏搁得太久了,笔者感到戏中的程鹏举始终不在状态,与韩玉娘对戏显不够融洽。希望多演常排戏,便不会生分了。

   在2016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,胡文阁衷心向全国京剧同仁和广大戏迷票友朋友们拜年,希望大家继续关爱和支持京剧男旦艺术,祝愿各位新春快乐、幸福安康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中国京剧艺术网廖振刚2015年12月26日

扫描二维码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!

责任编辑:资讯编辑

猜你喜欢

What are the 5 Chinese arts?

WhenreferringtotraditionalChinesearts,thereisn'tauniversallyfixedlistofexactly"fivearts,

2025-04-12

What were 3 traditional arts of China?

ThreetraditionalartsofChina,deeplyrootedinitsculturalheritage,are:Calligraphy(Shufa):The

2025-04-12

京剧考级的报考程序

国家京剧院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院团,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,经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批准,面向全国开展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。国家京剧院考级工作坚持以社会效益优先,以普及京剧艺术、弘扬民

2025-03-21

京剧考级可以跳级考吗

京剧考级‌不允许跳级‌,考生必须从一级开始逐级报考,禁止越级。以下是相关依据和说明:‌‌考级规则明确禁止跳级‌根据国家京剧院和南京市京剧团的考级规定,首次参加京剧考级的考生必须

2025-03-21

京剧的旦行中穿短裳的是

在京剧旦行中,穿短裳的主要是指花旦。以下是关于京剧旦行和花旦的详细解释:京剧旦行:京剧的旦行是指扮演女性角色的行当。根据角色的年龄、性格、身份等特点,旦行又可以细分为青衣、花旦

2025-02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