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京剧院魏积军拿《姚期》敬纪师爷裘盛戎百年华诞
- 时间:
- 浏览:894
- 来源:戏米学院
今年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、裘派创始人裘盛戎先生诞辰百年华诞。国家京剧院二团优秀花脸演员魏积军,经深思熟虑,决定拿出裘派精典剧目《姚期》,来纪念师爷裘盛戎先生的百年华诞。近日,笔者得知5月22日,他即将在梅兰芳大剧院领衔上演此戏,便来到国家京剧院,采访了正在排练的魏积军。
在国家京剧院8楼排练厅,笔者见到京剧名家李长春老师正在给穿着蟒袍的弟子魏积军说戏,鼓师谢光荣和琴师王继辉持鼓琴也在恭听。已76岁的李长春老师,仍精神矍铄、举止敏捷干练,对魏积军的几次出场台步,不厌其烦地边讲解边做着示范,并着重提示戏中人姚期的心理状态,还不时扮太监、夫人、姚刚、马武等角色,为弟子搭架子。魏积军象在台上正式演出那样认真走台,每个台步、甩袖、眼神一招一式,都尽求到位决不含糊。在戏中,有一个姚期突然得知其子姚刚打死了国丈,裘盛戎先生设计了姚期震惊从马上接摔下来的情节,他便一遍又一遍坐摔,只到师傅和自己满意为止。待近3个小时的戏走完,魏积军脱下蟒袍、厚底靴子,已是汗流浃背。
随后,笔者对师徒俩进行了采访。魏积军首先谈了他选《姚期》这出戏的由衷:师爷裘先生1947年,在京挑班“戎社” 的首演剧目,就是这出《姚期》。裘师爷在戏中的“小奴才你做事真胆大---” 唱段,震惊全场,立即轰动京城,戏迷争相传唱,成为裘派唱腔艺术之精典。这不仅成为裘先生艺术生涯里程碑式的标志点,更是京剧裘派花脸艺术形成,被广大戏迷观众认可的开始。所以,自己决定复排《姚期》,对记念裘师爷百年华诞,有非常特殊的意义。
魏积军对笔者说,自已从14岁入京剧行工花脸,1983年拜方荣翔先生为师,2002年又被李长春先生收为徒,在这30多年的舞台上,也努力演了不少裘派戏,但对《姚期》这出戏,一直有很想演的愿望。因为这出戏并不好演,裘先生运用高超的唱、念、做功底,成功塑造了“姚期” 这一感人艺术形象,至今无人能超越。自己决定给自己出难题,当作学习和继承裘派表演艺术新的追求,从中提高在舞台上掌控演好戏中人物的能力。
为能演好这出戏,自今年元旦至今,这4个多月,自己天天耳眼不离裘师爷《姚期》的演出音像资料,一场场地琢磨“姚期” 这个人物的作派、运腔,并尽力弄明白裘师爷,这一招一式要表达姚期怎样的情感?这方面,一直得到了师傅的热情鼓励和倾心地指教,使自已顿开茅塞,渐渐找到了人物的感觉,信心大增。这出戏很久没上演了,5月22日自己在“梅大” 公演,也是向师傅和广大戏迷观众进行汇报,作为自我检验艺技水平的考核,衷心请大家来作个评判。
对于《姚期》这出戏,为什么难演,笔者特此向在场的裘派亲传弟子李长春老师进行了讨教。李老说:作为花脸演员,演“姚期”这个人物,难就难在这是一出“心境” 戏,已是裘派艺术的精典代表剧目。“姚期”不像《连环套》的“窦尔墩” 这样的绿林豪杰 ,姚是辅保汉世江山的军界重臣。皇上刘秀调他从镇守的边关回京,姚期身居朝纲的开国老臣,心情十分复杂矛盾,一方面担心国防边关的安全,另一面深知“伴君如伴虎” 的危险。之后,果不其然其子姚刚打死国丈,闯下大祸,险遭满门抄斩之灾。所以,恩师裘先生的这出戏,对塑造姚期的艺术形象,一招一式、一字一腔,都花了许多心血,创新了不少东西。例如姚期的出场,演员非在脚步上下功夫不可,才能走出姚期心事重重的境界来。在念白、唱腔上,更不能光卖派嗓子,要达到能打动观众,让其产生替姚期担心和同情的共鸣效果才行。
在谈到支持弟子魏积军动《姚胡》这出戏时,李老赞赏有加动情地告诉笔者:最近几年看到魏积军这个弟子,在京剧舞台上,无论是演传统戏,还是新编现代戏,表现得越来越成熟,心态更加踏实不浮燥,一心都扑在戏里,沒有一天不练功,非常高兴。所以,当他提出要上《姚期》这出戏,我认为他能拿下来,帮助他成功演出,必须严格要求,将自己所学所演积累的东西,责无旁贷地全掏给他。况且,为纪念恩师裘先生百年华诞,自己本应该尽力为传承裘派艺术做些奉献,也算是报答恩师生前对自己的关爱。
临别,魏积军告诉笔者,在本月22日公演之前,还要将《姚期》全戏用功响排几次,将全团演员的配戏水平调练到最佳状态,用此呈献给观众,告慰师爷裘盛戎先生的在天之灵!
中国京剧艺术网记者廖振刚2015年5月12日
扫描二维码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!
责任编辑:资讯编辑
猜你喜欢